1950年6月25日,随着苏联和美国从朝鲜半岛的先后撤军,愈演愈烈的南北朝鲜冲突像个火药桶爆炸开来,朝鲜战争爆发。
就在当天,消息传到驻远东区美军司令官麦克阿瑟那里,而他却不以为然,因为“三八线”上这种冲突他听了太多了,似乎早就也已经习惯了。麦克阿瑟对他那些看起来不太乐观的下属说到:
“我向各位保证,这场冲突李承晚是能够顶住的,相信在一周时间里,冲突就可以平息,同以往的摩擦一样烟消云散。”
不过,仅仅在朝鲜战争爆发的第二天,杜鲁门批准的第一号指令就传达给了麦克阿瑟,要求麦克阿瑟为南韩军提供武器支援,撤退在韩美国人等。看到这个指令的麦克阿瑟,觉得有点小题大作了,而他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写到:“没有征询国会意见,更没有同有关军事指挥磋商,政府机构成员就同意参与朝鲜战争,根本就没考虑包括苏联和中国卷入的可能性。”
当然,麦克阿瑟这番言论,并不是真的担心中苏介入,而是因为1号作战指令事先没有和他商量,他心里很不爽罢了。要知道,朝鲜战争中的麦克阿瑟,其实一直就是极力主张扩大战争的鹰派人物。
可让麦克阿瑟始料未及的是,在美军顾问团眼中,这支“仅次于美军”的李承晚南韩军队,在面对朝鲜人民军时,根本不堪一击。仅仅3天后的6月25日,汉城就丢了,而李承晚呢,早于先前就弃城于不顾跑了。
面对南韩急转直下的情况,麦克阿瑟坐不住,当然,杜鲁门政府更坐不住。又立刻下达了第2号指令,要求麦克阿瑟以远东海空两军攻击侵入韩国的朝鲜人民军,将朝鲜军赶出“三八线”。
而麦克阿瑟随后给第五航空司令官帕特里奇下达了作战指令却是:攻击朝鲜北部机场。看到这里,其实麦克阿瑟最真实的嘴脸已经显露无遗,因为当时美国政府根本没有允许攻击三八线以北地区。
同时,麦克阿瑟将动用地面部队的作战计划也上报杜鲁门,并一再催促“时间紧迫,速做决定!”最终,杜鲁门于6月30日批复了麦克阿瑟动用地面部队介入的要求,美军开始全面介入朝鲜战争。
遭到否决的仁川登陆计划
麦克阿瑟一开始是想,只要动用了美军海陆空三军强大的军事优势介入,就可以迅速扭转南韩败局,他固执地认为,拥有全副美械的韩军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,完全是因为“蠢猪式”的指挥,李承晚的无能。
可事实上,当美军地面部队真正介入朝鲜战争以后,麦克阿瑟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。不到半个月,最先投入的24师就被打成半瘫痪,而随后投入的25师,骑兵1师,2师和海军陆战旅,同样陷入苦战。要不是依靠强大的海空火力,釜山防线能不能守住都两说,这等同于给麦克阿瑟一个最“响亮的耳光”。
这向来狂傲的麦克阿瑟,心里自然是特别憋屈的,他迫切需要一场能够“挽回面子”的战役,于是仁川登陆计划在他脑海里酝酿。
1950年7月7日,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,组成以美国为首的16国“联合国军”,介入朝鲜战争,麦克阿瑟首任“联合国军总司令”。
出任“联合国军”总司令的麦克阿瑟,立马开始炮制他冥思苦想的计划――仁川登陆,并组织军方高层会晤。不过,他这个登陆计划,遭到了包括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、陆军参谋长柯林斯、以及海军部长谢尔曼等全部高级将领的反对。
这些美军高级将领倒不是说反对麦克阿瑟的海滩登陆作战计划,而是反对登陆的地点仁川,毕竟美军有诸如诺曼底登陆作战和其他登陆作战的经验,这个到不是难事,他们所考虑的就是仁川根本不适合登陆作战。
仁川港这个地方,潮差位排名世界第二,根本没有海滨可以登陆。地面部队要登陆,只有借助于一条宽约3.2千米左右的泥洲才可能实现。而且,落潮时,舰船航行会面临巨大风险,因为一旦落潮,要想进入仁川地区,舰船唯一的通道就是只有一条宽大约2千米,长约90千米,深度仅10到18米的弯曲狭长航线。不仅有搁浅风险,而且一旦此处被事先埋设水雷,只要前方舰艇触雷,那么必然是一堵一片,只能被动挨打。所以登陆时间只能选择在满潮和大潮等特定时间来进行,但这又根本做不到隐蔽登陆。
麦克阿瑟在听了这些将领你一句我一句的喋喋不休后,虽然心里颇为反感,但是他知道现在不是抬杠的时候,奇迹般的耐着性子听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才说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。他不是不知道这些,在他心里,作为荣誉集一身的将领,兵行险招才能体现出他的与众不同。
不得不说,麦克阿瑟在演说方面有他得天独厚的一面。曾经任过麦克阿瑟副官的艾森豪威尔,当有人问他跟着麦克阿瑟学到什么的时候,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到:表演。
也就是接下来麦克阿瑟慷慨激昂地45分钟演讲,奇迹般地让在坐的将领一反常态,从反对变成了全力支持。
50000:5的“豪赌”
麦克阿瑟的演说完完全全是抓住了将领们的心理,有针对性地进行夸夸其谈,首先中招的就是海军部长谢尔曼。
他大肆表扬海军取得的成绩,并且将不可预料的仁川登陆失误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。
他说到:“仁川登陆虽然困难重重,但我比海军本身更信任海军,我完全相信海军的能力;同时,如果我的判断失误,我会立刻纠正我的错误,我们的损失可以败坏我个人名声来解决,但仁川作战不会失败!”
这一番话,听得海军部长谢尔曼是脸红脖子粗,不得不说当着所有部队高层如此夸奖海军,马屁拍到点上了。听了麦克阿瑟让人心醉迷离的讲话,原先反对意见闹得最凶的谢尔曼立刻站起来,他有些不知所措地说到:“谢谢,这是伟大事业中的伟大召唤。”
摆平了谢尔曼,其他将领就更好摆平了,因为登陆作战,海军以及海军航空兵就是最主要的筹码。在随后的演说中,其他将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,因为麦克阿瑟的软硬兼施让他们不得不跟着走。特别是将不在仁川登陆造成的伤亡无限夸大,反过来又将“对此负责”的帽子扣给这些反对者。
在会议的最后结尾,麦克阿瑟对在坐的将领举了一个生动的比喻,他直接将仁川登陆比做了一场蚂蚁吃象的“赌局”,一场根本不会输,胜券在握的“豪赌”。
他说到:“如果仁川登陆是个赌注,那么我认为往这个盒子里投5美元,我们可以捞到5万美元!”
这番话,麦克阿瑟是信心十足的对将领说的。不过在他自信满满的背后,实则坐立不安。在仁川登陆前夕,他独自一人来回在船舱踱步,一脸愁容喃喃自语。
根据副官的回忆,当时麦克阿瑟曾这样和他说:“其实,仁川登陆成功的机会很渺茫,我们唯一取胜的机会,只能希望敌人预料不到我会选择在那种地方登陆,防御薄弱才能实现。”
他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,因为就差那么一点点,麦克阿瑟险些就真的会在这场“赌局”中一败涂地。因为有这么一个人,他就准确预测出了美军即将进行的仁川登陆作战,就连登陆时间也分毫不差,此人就是雷英夫。
仁川登陆:雷英夫的“神预测”
其实,就在麦克阿瑟苦心炮制他的仁川梦时,远在北京总参谋部,任职作战室主任的雷英夫,就已经预感到麦克阿瑟这次行动。
当时,斯大林和金日成对于朝鲜战争是抱有相当乐观情绪的,因为朝鲜人民军此刻已经占领了韩国90%以上的地区,胜利在即。不过雷英夫却不这么认为,他通过分析,意识到美军绝不会“善罢甘休”,他得出的结论就是:美军将在不久就朝鲜问题会进行两栖登陆作战。
于是他将他的想法告知了周恩来总理,并阐述了自己为何这样认为的理由,雷英夫当时的理由有5个:
朝鲜半岛南北长,东西狭窄,且三面环海,有利于两栖登陆作战。况且美军如果应对不利局势,大规模增兵朝鲜也只能选择两栖登陆。美军和南韩军13个师近期都集结在洛东江狭小的滩头阵地上,不攻也不撤,还摆出死守架势。洛东江地理位置并非太重要,此做法不符合常理,显然有不可告人目的,意在吸引人民军主力,恐乃诱敌之计。根据情报美军在日本集结了两个师,既没有增兵迹象,又不像将要在日本布防,而是天天搞训练,显然是为以后某个战略意图做准备。在地中海,太平洋执勤的英美舰队正在近期向朝鲜海岸靠拢集结,不排除有登陆可能性。麦克阿瑟本身就是一个两栖登陆作战的“专家”,从以往的作战手法来看,他的下一步计划极大可能就是两栖登陆作战。
如果单单从某一条就来说,显然有点唐突,但把这5条一结合,那麦克阿瑟的动机就很明显了。
周总理听了雷英夫的话后,觉得分析得很有道理,异常重视这件事。于是周总理带着雷英夫一同前往菊香书屋找到毛主席,让雷英夫自己和毛主席谈谈。
在听了雷英夫的分析后,毛主席沉默思索了下问到:“那你认为最有可能的登陆地点是哪里?”
显然,毛主席也赞成雷英夫的看法。
“仁川,仁川港最不利于两栖登陆,也最能做到出其不意,以麦克阿瑟作战喜欢戏剧性效果来看,这里最有可能。”
“那登陆时间呢?”
“登陆时间结合登陆可行条件有三个,未来三个月,分别为9月15,10月11和11月3日,是大潮时期,看目前美军行动,最快就是应该在9月15日。”
在和雷英夫一番交谈后,毛主席意识到,雷英夫的猜测应该是非常有说服力的,不管猜测的对与否,至少都要有所准备和预防。于是他立刻让周总理电告斯大林和金日成,将担忧和猜测传达了过去,让其要有所准备。
不过,对于雷英夫这番言论,斯大林和金日成根本就没放在心上,他们都认为,这只不过是猜测。在没有情报支撑下,连时间地点都可以算出来显然没有任何说服力,他们还在做着未来一个月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的梦。
1950年9月15日,麦克阿瑟指挥的“联合国军”在仁川登陆,得知这一消息的金日成完全傻眼了,遂立刻做出对应部署,但为时已晚。历时13天的仁川战役,“联合国军”让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,不得不后撤转移,美军和南韩军开始进入大反攻,直接改变了整个朝鲜战场的走向。俗话说山不转水转,“联合国军”和南韩军直接打过三八线,一直打到鸭绿江边,可以说将金日成逼上“绝境”,也给我国日后的抗美援朝出兵埋下伏笔。
在后来日本陆战史编写的《朝鲜战争》有这样一段对仁川登陆的评价:美国仁川登陆是成功还是失败,可以说首先在北朝鲜军心里。这显然就是一句揭伤疤和打脸的话。
现在来看,麦克阿瑟确实是个“赌徒”,从仁川登陆效果来看,显然他是赌赢了。但换句话而言,如果当初金日成能够听从一二,历史可能真会改写,而这场“赌局”麦克阿瑟必然会一败涂地,至少别的不说,打脸那是肯定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